作为孩子的监护人,必须孩子的这段“非常”时期,密切关注孩子的举动,灵敏地接收孩子发出来的信号。有家长给我后台留言说孩子沉迷于,到了抗拒去上学的地步。
事情一传开,家长群里就炸开了锅。“被打孩子”的家长情绪很激动,问孩子是怎么回事?孩子自己也被搞糊涂了,一时害怕怎么都说不清楚了。于是“被打孩子”的家长就在群里宣泄了对老师和学校的不满,有些家长也跟着附和,打抱不平,一时间负面情绪在群里不断被渲染升级。
近年来,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,部分未成年人存在过度上网情况。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里的游戏、小视频和海量信息对未成年人有较大的吸引力,尤其是游戏中的游戏机制、画面设计、奖励制度和捆绑社交等都成为吸引青少年“入网沉迷”的陷阱。青少年由于自制力和判断力较弱,抵制诱惑能力较差,因此往往容易被“色彩斑斓”的网络深深吸引,导致厌学情绪发生和现实社交能力下降等。在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时代,如何预防青少年合理利用电子产品,减少对它的依赖,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、学校的严格管控和社会的机制约束。
纵观人类的进化历史,永远不变的是: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更是终身的老师。现在的教育分为: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。对于社会教育而言,它有法律规范、科学指导、有现代技术的支持,而家庭教育几乎保持自然原状,缺乏科学指导,忽视甚至矛盾现代技术的作用。
搜索标签: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