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接受“拔苗助长”式的教育,那孩子很容易变得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,甚至可能无法和同学们正常交流,从而产生孤僻的性格,毕竟提前上学就意味着孩子的年纪比周围学生小很多,他们之间很难产生共同语言,笔者觉得让孩子提前上学的弊端主要有2个。
第一主体作用的问题,学校是教育的主体,是教育的主阵地,家庭和社会只是协同学校把教育做的更好,充其量也就是锦上添花,但是“双减”政策之前家庭辅导和校外辅导承担了很大份额的责任,有些孩子甚至全靠父母和校外辅导班保持成绩。那么学校有没有能力扛起主体责任,这很关键。涉及的内容也很多,比如学校的管理能力,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,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等等。
回顾严重抑郁孩子一路的历程,从一开始的对学习有点担心、焦虑,和同学、老师相处出了点问题;到有点厌学、情绪有点不稳定;到不愿意去学校,莫名其妙发呆、流泪、情绪低落;到提到学习、学校会出现心慌、手抖、心痛等等的躯体症状;到情绪崩溃、无法上学;到不愿出门、不愿起床……
上学就是我们人生历程中间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。家长也关注孩子的学习,但是呢,往往学习都是学校来管了,家长管得并不多。
搜索标签: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