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:家长常常有个误区——孩子是先沉迷手机,再不愿意学习的。其实不然,事实往往反过来,即是先出现了学习问题,再从玩电子产品中平复焦虑情绪的。
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认识,认为孩子在一类学校可能会是中等生,选择去二类学校可能就会成为优等生。原因是:觉得自己孩子成绩一般,在一类学校受不到老师的重视,也许去了二类学校就算是成绩好的,老师会重点培养,这样孩子得到老师的重点关注就可能成为优生。
在假期间,受到父母的过分管束,青春期叛逆心理,故选择不上学以对抗父母。自认为自己不学习,最着急的是父母,自己的行为可以让他们不开心,只要父母不开心,自己就觉得开心了。其实孩子对于学习并没有完全的厌恶,只是作为一种条件来惩罚父母。
比如孩子上小学,优质的学校只是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。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,入学时的差距相差很小,很多关键的习惯和能力是在上学过程中培养的。这就是家园共育,需要学校和家庭能够实现高度配合。
搜索标签: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9